在“十二五”期間,電力公司“三集五大”建設成果顯著,省級計量中心已實現了計量設備的“整體式授權、自動化檢定、智能化倉儲、物流化配送”的工作目標。但目前公司系統內市縣級計量庫房基本全為人工平庫,自動化程度低,已成為制約計量資產全壽命周期精細化管理的瓶頸。
市縣級自動化庫房由倉儲管理系統、自動化控制系統及自動化設備三部分共同組成,采用軟硬件結合方式,實現計量庫房的自動化管理。受庫房環境、庫容及自動化程度等因素影響,主要分為自動化平庫及自動化立庫兩種模式。
1)自動化平庫
此類庫房同時適用于市縣公司大批量及小批量領配表業務,庫房配備批量識別射頻門、AGV自動搬運車、輥道輸送線、拆碼垛機、拆疊箱機、圖像識別設備及揀選機械手等自動化設備,以實現計量資產的自動出入庫及盤點,打造“智能存儲、自助領配”的智能化自動化計量庫房。
根據庫房內硬件配備情況不同,主要分為低配版、中配版及高配版三種類型。
(1)低配版庫房適用于庫房面積較小,庫容及出入庫效率要求較高,自動化設備配置要求低的單位。庫房效果圖如下圖所示:
(2)中配版庫房適用于庫房面積較大、庫容、出入庫效率及自動化程度要求較高、自動化設備配置要求較低的單位。庫房效果圖如下圖所示:
(3)高配版庫房適用于庫房面積較大、庫容要求較高、出入庫效率、自動化程度、自動化設備配置要求較高的單位。庫房效果圖如下圖所示:
2)自動化立庫
此類型庫房同時適用于市縣公司大批量及小批量領配表業務,庫房配備立體貨架、堆垛機/料箱機器人、輥道輸送線、拆疊箱機、圖像識別設備及揀選機械手等自動化設備,以實現計量資產的自動出入庫及盤點,打造“智能存儲、自助領配”的智能化自動化計量庫房。
根據庫房內硬件配備情況及儲位存儲密度不同,主要分為普通立庫、蜂窩立庫及料箱機器人立庫三種類型。
(1)普通立庫適用于庫房面積較大,庫容、出入庫效率及自動化程度要求高,庫房層高高,單個儲位存儲密度較大(>2箱)的單位。庫房效果圖如下圖所示:
(2)蜂窩立庫適用于庫房面積較小,庫容、出入庫效率及自動化程度要求高,庫房層高較高,單個儲位存儲密度較。<=2箱)的單位。庫房效果圖如下圖所示:
(3)料箱機器人立庫適用于庫房面積較大,庫容、出入庫效率及自動化程度要求高,庫房層高較高, 單個儲位存儲密度較。<=2箱)的單位。庫房效果圖如下圖所示:
通過建設計量自動化庫房,實現庫房自動化、智能化管理,能夠降低人力成本,更加合理的利用庫房資源,銜接上層業務應用系統,及時調配庫房資產,提高庫存周轉率,提升市縣級供電公司計量資產精益化管理水平。
1)降低成本。
(1)自動化平庫采用AGV自動搬運設備代替人工方式實現計量資產的存取搬運工作,減少人力需求;智能化庫存管理模式,能夠更加合理的利用庫房存儲空間;與智能立庫相比,智能平庫能夠大量減少庫房管理及運維成本。
(2)自動化立體采用高層貨架存儲、巷道堆垛機或料箱機器人作業,可大幅度增加庫房的有效高度,充分利用庫房的有效面積及存儲空間,使設備存儲集中化、立體化,減少占地面積,節省庫房建設成本。
2)提升效率。系統自動調度,無需人為干預,減少操作步驟;及時發現庫存問題,提高庫存周轉,提升整體工作效率。
3)賬實相符。避免人為因素造成資產損壞或遺失;定時全自動盤點,確保設備資產賬實相符。
4)決策支撐。統一管理、統一監控、為省公司提供資產調配依據;自動信息匹配和資產校驗,確保出入庫資產準確無誤,為計量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提供數據支撐。
5)規范化管理。通過自動化立庫的建設,規范化管理,流程統一,自動歸檔,有效解決了計量資產設備產品規格多,業務范圍廣,流程倒掛、閉環不及時,人工掃描出入庫費事費力缺乏系統跟蹤監控等問題。
市縣級自動化庫房分為WEB應用功能和移動APP應用功能兩大部分。其中Web應用功能包括庫房管理、出入庫管理、盤點管理、統計報表查詢、庫房運維管理、基礎信息管理。移動APP應用功能包括出入庫管理、庫房盤點、庫存監控、設備查詢、儲位變更、自動化設備監控,功能架構圖如下圖所示: